2021年10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十七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短短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八位数学名师的优质课例和精彩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中,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激发兴趣,不吝啬表扬,每一个表扬评价都恰到好处。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
“课堂指向核心素养,课后指向更精准的作业评价,使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精准接轨,这其实就是学习过程教学评的有效性”,八位名师从课堂到课后,针对“双减”政策为我们做了示范和引领,让我们体会到在教学中的“减负提质”。
第一节执教的是贲友林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练习)》,学生围绕一张学习单展开研究,通过对长方形纸的不同分法,让学生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多元化。贲老师的《“双减”背景下练习和作业的思与行》讲座,让我体会到:练习,不仅仅是“表现”,更重要的是表现的过程中“实现”;练习,比“层次性”更重要的是“针对性”。学生作业,是“作品”,非“产品”。让我们重视对作业的布置,要做到细讲精练。
第二位执教的是徐斌老师,示范的是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徐老师通过对策略的理解引入情境图(小猴摘桃子),经过学生的探究,总结出解决问题需要条件,条件之间要有联系。体现出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的美学意蕴》讲座中提到无痕教育的实践特征有:(1)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相融洽;(2)学习方式与认知规律相适应;(3)学习过程与互动交流相和谐;(4)学习经历与全面发展相同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让教师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化境。
第三位执教的是罗鸣亮老师,示范的是四年级《图形的运动——轴对称》,罗老师通过想一想,画一画,玩一玩三个活动贯穿整堂课,使学生一步步探究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运动过程。罗鸣亮老师的讲座《说理:走向学习的远方》让学生发展质疑问难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和理性精神。
第四位执教的是俞正强老师,示范的是《体积的认识》,俞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抽象概括的方法,让学生区分容积和体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
第五位执教的是吴正宪老师,示范的是六年级《分数乘法》,整堂课围绕为什么乘法是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深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第六位执教的是黄爱华老师,示范的是六年级《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黄老师用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七位执教的是刘延革老师,示范的是《数与形》,刘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形”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在数与形的相互转换和不断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价值。刘延革老师的讲座《渗透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中提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习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八位执教的是强震球老师,示范的是四年级《解决问题》,他通过学生熟悉的人民币问题入手,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强震球老师的讲座《基于“策略”视域下的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中指出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能只抓题目,应该抓住解决问题最本质的内容,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所看到的所学的用在平常每一节课上,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