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评价与教学改进》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当前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教改中需要落实的 教学目标,尤其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这种思想,2月24日在县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我参加了基于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评价与教学改进的线上培训,聆听了周柳娥专家精彩的分享。
首先,专家对于当前背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三会”:会用数学眼光;会用数学思维;会用数学语言。强调了知识结构化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质下的教学评价必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方面给予足够多的关注。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和教师都能够不断改善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教”与“学”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通过测评指出当前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1.作业和教学目标练习不够紧密,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考查;2.作业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生活情境;3.作业单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缺少对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在作业设置方面要做到:“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命题”。
再次,分享了当前的评价指标与样题。针对四级认知水平,讲解了大量经过变形的练习题,通过教学评价活动,我们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小学生在数学课党教学中大致的学习状况,进而准确地诊断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并扫除教学障碍。此外,通过教学评价信息的反馈,教师不断地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教学思路进行改善,从宏观上把握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1.立足基础,关注理解;2.重视应用,联系生活;3.着眼能力,力求灵活。教师在命题时明确目的,对于优生相应的强化深度,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回归现实,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命题,发散学生思维。
简而言之,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质下的教学评价,不仅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完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数学现象、独立分析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