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高级中学校成功举办第一届话剧节
小小课本剧,人生大舞台。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4月2日晚,宁武县高级中学校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举办了第一届话剧节,以璀璨星光点亮了经典文学的舞台,将课文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学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上,使语文课真正地活起来。校领导、高一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本次汇报演出活动。
高一年级主任马志新为课本剧展演致辞。他对所有参与课本剧筹备与展演的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赞扬了同学们在筹备与排练中的辛勤付出,并强调课本剧汇演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在经典作品的演绎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升了文化素养。他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此次汇演加深对文学与艺术的理解,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
同学们以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演技,将《鸿门宴》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舞台上,“项羽”的扮演者昂首阔步,步伐坚定,一举一动尽显西楚霸王的威严;“刘邦”则眉头微蹙,眼神中闪烁着机敏与谨慎,将一代帝王的隐忍与智慧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范增”的扮演者更是将老谋深算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个细微的手势、每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他心中的谋略与盘算。
同学们凭借对《雷雨》剧本的理解与感悟,生动地塑造了狡猾冷酷的周朴园、矛盾懦弱的周萍、坚强勇敢的鲁侍萍、敢爱敢恨的繁漪等角色。每个角色都被演员们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并在舞台上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该剧折射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
《窦娥冤》舞台之上,一袭素衣的窦娥含冤跪地,悲声裂云。“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同学们以细腻的表情控制、精准的舞台走位,再现了封建桎梏下的女性之痛:从温婉隐忍到怒斥苍天,从血溅白练到六月飞雪,每一幕都紧扣课文对“社会矛盾与个体抗争”的探讨。
《红楼梦》一剧中,一群意气风发、引领青春的少年,正在用他们的热情、真挚、创意与演技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刘姥姥、王熙凤等经典角色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让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跃然舞台之上。尤其是刘姥姥的表演者凭借幽默与机智,令现场观众捧腹大笑,感受这份纯朴的欢乐。
杨洁肯定了学生们精彩绝伦的表演,她指出此次课本剧演出从研读剧本到揣摩角色,从设计舞美到反复排练,从演员入戏到观众入情,精彩演出不仅是艺术的呈现,也是语文学习的延伸,更是新课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理念的生动注脚。并通过感慨、感动、感想和感遇与同学们共勉。
经过激烈角逐,与会领导为获得本次比赛的优秀节目颁奖,并寄语同学们:课本剧是阅读与实践的桥梁,希望同学们在演绎中传承文化,在体验中收获自信,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演能力。
经典焕新,青春闪耀。这不仅是一次表演的展示,也是一次团队协作的考验,更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课本剧展演圆满落幕,但经典的力量永远不会消逝,期待更多经典故事在青春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