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宁武教育报刊 > 探诗词内涵 拓教学新篇\n——记西马坊乡中心校文科教研组教研活动

探诗词内涵 拓教学新篇\n——记西马坊乡中心校文科教研组教研活动

2025年04月13日 09:19:21 访问量:91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广袤天地中,古诗词宛如璀璨星辰,承载着中华千年的文化精魂。统编教材的推广,更为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使命。西马坊乡中心校文科组教师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于4月11日晚聚焦“浅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深度挖掘与拓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讨式教研活动。在交流碰撞里,每一位教师都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经验,试图探寻出一条能让古诗词教学熠熠生辉,让学生真正领略诗词魅力、汲取文化养分的有效路径,共同为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而努力。

  首先朱慧娴老师针对本次研讨主题,提出古诗词教学的多种方法:一是多维整合,从主题、意象等多维度,横向整合拓宽广度,如统整教学相关诗词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异同;纵向整合提升高度,根据主题整合诗词,关注重难点差异,还可以根据意象、写法进行整合,帮助学生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深意。二是联结拓展,讲清作者经历与创作背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情感;串联同一作者诗词、比较同一主题诗词,促进理解。三是改进教法,开展多样诵读活动,设问题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或是创编,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接着唐子婷老师提出多种深度挖掘与拓展教学内容的方式:1.深度挖掘文学特质方面,从语言、意象、表现手法入手,如通过对《泊船瓜洲》中的“绿”字进行赏析,从而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精妙;2.探寻文化内涵层面陶老师又提出三点内容:(1)节日文化方面,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对重阳节进行相关拓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哲学思想方面,教师在教学富有哲理道理的古诗如《题西林壁》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发现这首诗中所蕴含的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3)历史文化方面,教师可以拓展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同时增强历史意识。

  马子云老师就这一研讨主题提出,一是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情境渲染古诗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诗词中的场景在脑海中进行描绘,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二是要讲解古诗背景,将古诗与诗人创作时的生活、社会经历相联系,加深学生理解;三是可以引入表演活动,借助学生活泼的特点,让其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诗人情感、收获快乐。

  王进老师首先指出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学习被动,传统灌输式教学使学习枯燥,且学生在不了解古诗词的背景等情况下死记硬背难以掌握深意;2.当下网络流行语盛行,缺乏古诗词学习氛围,学生难培养兴趣。王老师提到古诗词的教学难点在于其意蕴深远、抽象,需结合创作情境、历史等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做一些方法的改进:如教《静夜思》前,可以找一些趣味动画让学生了解社会背景和人物。王老师提到古诗词教学可以分为四层:自主读、教师纠正、读节奏、融入感情,这是融入感情和理解诗歌的过程。

  王艳老师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深度挖掘层面提出了她的看法:1.对字词进行理解,如剖析《望庐山瀑布》“疑”字传达的惊叹与想象;2.进行情感体悟,借《静夜思》动作描写感受思乡之情;3.文化背景挖掘,以《示儿》为例介绍南宋局势体会爱国情,进而剖析诗词内涵。在拓展途径上,王老师认为可以通过主题拓展进行系列诗词教学,这里拓展的古诗可以是围绕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同时起到一个复习加记的效果。也可以进行形式拓展,如改写诗词、开展吟唱活动;生活拓展,如教学《悯农》时,可以让学生与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珍惜粮食的意义,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王秀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看法:从读音明晰入手教学,如探讨“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的读音,拓展相关诗句;炼字体会美感,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通过字词替换感受用词的精妙;解析常用意象,如“月”“柳”等意象的意义,还可以拓展相关意象古诗(在这里王老师提到切不可让学生有了固势思维,例如看见“月”就以为是思乡,诗词的感强基调还需要结合整首古诗来体会);剖析文人精神;呈现古诗词音乐性,可以借鉴《经典咏流传》中的古诗词音乐;体会古诗词画面美,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

  最后王福荣副校长就老师们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与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也充分展现了老师们对古诗词教学的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研讨成果切实应用到课堂上,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让古诗词教学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固桥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此次教研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我们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与拓展将永不止步。我们将把研讨中的智慧结晶融入日常教学,不断尝试创新,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能力,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遨游。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定能让古诗词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化之花,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美好愿景,为小学语文教育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编辑:王福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宁武频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