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我们奇妙的世界》心得体会
石家庄镇中心校 娄婧婷
2025年5月20日,我观摩了秦枚老师关于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阅读《我们奇妙的世界》的示范课,又结合崔云宏、李俐等专家的指导理念,我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这堂课中的实践有了诸多深刻感悟。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开篇之作,单元以 “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寻找” 为人文主题,聚焦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 语文要素 ,这篇课文在此单元中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在文学阅读层面,秦枚老师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快速理清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个大方面展开描写。在梳理天空部分时,依照“清晨、白天、一天结束、黑夜降临”时间顺序,学生们轻松把握了不同时段天空珍藏事物;大地部分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顺序,各个季节独特画面也清晰呈现。但三年级学生概括和整合信息能力较弱,老师便耐心引导,如让学生圈画关键时间词和事物,小组讨论梳理,降低难度。
在理解课文如何把事物写清楚时,秦枚老师通过让学生自身体验、沉浸想象、感情朗读等方式,感受作者从颜色、声音、形状等多元角度的描写。像“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从颜色变化和形状比喻展现天空奇妙;“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从声音和动态体现秋天奇妙。这让学生明白写作时可从多感官角度丰富内容。
在创意表达上,模仿课文表达形式是很好的训练方式。老师给出“柳枝儿随风飘动……”“小蜗牛趴在菜叶上……”等话题,学生们模仿课文,从颜色、声音、形状等展开想象。有学生写“柳枝儿随风飘动,就像绿色的丝带在空中舞蹈,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演奏春天的乐章” ,不仅学习了课文写法,还融入自己独特想象。
专家崔云宏提到,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这堂课中,从整体感知课文结构,到深入分析写作角度,再到创意表达训练,环节紧密相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李俐专家强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课堂上小组合作“取名字”活动,针对文中奇妙景象让小组讨论取名,激发学生兴趣,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培养概括提炼与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示范课让我认识到,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在创意表达中提升能力,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