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质增效,促进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11月12日,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第三场“和美课堂”新课标解读与课例研修在线观摩研讨会。
此次活动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展开,专家阵容强大,课例讲座精彩纷呈。上午有王崧舟老师带来的的课例《咏物诗(竹石)》及讲座《文学阅读与任务情境创设》。下午有魏星老师带来的课例《扁鹊治病》及讲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理解与落实》和朱煜老师带来的课例《慈母情深》及讲座《解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群》。
上午是王崧舟老师的课例《咏物诗与竹石》,由偶像导入,引出咏物诗,整节课围绕偶像展开,以生为本,由现在的偶像到古人的偶像,层层深入,最后学生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偶像。王老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引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的讲座《文学阅读与任务情境创设》首先介绍了复合情境由文本情境、还原情境和任务情境组成,然后从“为什么要创设复合情境?复合情境有哪些优势?怎样创设复合情境?”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最后总结复合情境不是某个环节,而是一种语文课程学习的新样态,新方式。
下午由魏星老师带来课例《扁鹊治病》和讲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理解与落实》。魏星老师带来课例《扁鹊治病》设计新颖,整节课围绕讲故事进行,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讲《扁鹊治病》的故事,学生在讲故事中学会了课文,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讲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理解与落实》从语文学习的任务就是“用语言做事”,然后层层递进进行解读。他强调,语文应注重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朱煜老师讲的的课例是《慈母情深》,本节课的语文要素是:通过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朱老师采用教扶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拿最典型的例子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帮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接着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朱老师设计了几个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很突出的教与学的点。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开放地谈。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课例《慈母情深》结束后,朱老师进行了讲座《解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群》。
本次“和美课堂”研讨会聚焦新课标、聚力新课堂,将“双减”背景下的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使老师们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提升了能力素养,对自身的业发展和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力地推进了我校以“和美共生”的模式打造全新高效课堂的新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