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观念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地提出,足以说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带着一颗求知的心,2022年6月15日,西马坊完小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曹培英教授的直播分享《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研究——以空间观念及其培养为例》,寻求“教学问题解决之道”。
曹培英教授的报告《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回归学科本色,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架构入手,围绕课堂实例,对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曹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参与学习的老师对"空间观念”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从“三会”说起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囱等,他们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他们玩的皮球、乒乓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实物原型的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实物原型,组织学生通过对现实空间中实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对实物视图的初步认识和常见平面图形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三、培育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动手操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动手操作要概括世界的一切。”因而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细致的进行观察,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景。此外,渗透、迁移、表达、猜测等许多的教学方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用得很广泛。总之,不管用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要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使学生“运用图形与空间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只有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 表象 思维”,排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干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