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长卷中的光阴
317班 葛宣佑
纸页是永不褪色的月光,文字是永不沉沦的太阳。 ——题记
书页翻动之时,我听见时光沙漏倒转的声响。每每独坐窗前,捧读一卷,便觉有清风自字里行间徐徐而来,带着千年文脉的沉香。读书于我,好似推开一扇雕花木窗,望见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光阴深处挥毫泼墨,他们的悲欢与顿悟都化作纸上云烟,等待与有缘人相逢。
初遇:文字的温度与泪光
十二岁那年的雨季,我在祖父的书房角落发现一本线装《唐诗三百首》。泛黄的纸页上,朱砂批注如点点落梅。读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檐角雨水正顺着青瓦滴落,在石阶上敲出清冷的节奏。忽然懂得,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句,原来是一颗颗用泪水腌渍过的心。书卷里住着文人的魂魄,当我们以真心叩门,便能看见李太白醉卧长安街头的孤影,听见李清照在梧桐夜雨中的叹息。
漫游:文字的疆战与幻境
书籍是造梦者的罗盘。读《浮生六记》,便随沈复摇橹于沧浪亭畔,看芸娘巧手烹制荷花茶;翻开《挪威的森林》,直子的足音使踏着东京的银杏落叶而来;深夜捧读《夜航西飞》,东非草原的风裹挟着狮吼掠过纸页。犹记某个雪夜读《红楼梦》,炭盆里火噼啪炸响的瞬间,大观园的红梅竟在玻璃窗上投下疏影,宝玉披着猩猩毡斗篷踏雪寻梅的画面,与窗外真实的雪景悄然重叠。
修行:文字的筋骨与灵光
文字中藏着淬炼生命的火种。十四岁生日那时,收到友人赠送的《苏东坡传》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时,忽然窥见生命所应有的旷达。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皈依不在天堂,而在路上的叩问。”这句话成为我穿越青春迷雾的灯盏。那些与书籍相拥的深夜,加缪的西西弗斯教我直面荒诞,文字的筋骨悄然重塑着我的精神脊梁。
顿悟:文字的永恒与重生。
闲来整理旧书,从《小王子》扉页飘落一枚枫叶书签,叶脉间还留着十五岁抄写的诗句:“你,读我书的刹那,我们的时光便有了共同的褶皱。”忽然懂得,读书原来是双向的救赎——我们打捞着前人投掷在时间之海的漂流瓶,又在字句间埋下自己的心事,等待百年后的某双手轻轻开启。那些被泪水浸湿的段落,被星光抚慰的章节,终将在某个陌生人的眼眸里,重新活过来。
合上书卷时,暮色正在为书脊镀上金边。纸页间的山河岁月永远年轻,而我们终将在墨香里与更好的自己重逢。
指导教师:侯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