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宁武县教育科技局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班,我有幸成为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作为年轻教师,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各位专家们的课例展示以及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最开始是由西关小学的贾玉萍老师带来的《出塞》,这首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因此,贾老师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教学的破题,选择“塞”字为突破口,不仅复习了这个多音字,也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然后再通过朗读去体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戍边而引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上去感知征人生活的艰难、惨烈、悲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征人不能回的事实,同情征人的生活。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同时,贾老师多次采用朗读、配乐朗读的方法,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本诗的情感,在读的基础上也背了下来。
张俊孟老师呈现的《我的中国心》,在分享展示课上,老师资料的大量拓展,教学设计的层层递进,师生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学生感情逐渐升华。课的最后,孩子们激动地说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的誓言,连听课老师也感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张俊孟老师主要以诵、读、说、看、感去设计。课堂上全员展示,个别展示多方位无死角,真正达到了人人成长,人人收获的目的。听者不觉为学生深厚的积淀点赞,为张老师巧妙的设计折服。
同时,张俊孟老师还分别做了《分享展示课型基本理念与操作策略》和《双减背景下的创新作业设计》两个讲座。通过讲座,老师们进一步明白分享展示课的定位和作用,明白展示是基础,分享是关键。由课内积累到课外所得,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活学活用,更好的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化。讲座都从其内容定位及操作方法多方面进行阐释,既有理论上的引导,又有实际课例对应分析讲解,深入浅出的呈现,让学员们收获着。
张俊孟老师力图使作业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抓手。同时也希望教师们相互借鉴,取他人之长,弥自我不足,做好后期的查漏补缺的工作,做好作业再优化设计,争取让作业设计再上一个新台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双减”的号角早已吹响,我们在减量增质的征程上,也已扬帆起航!愿我们插上优化设计的翅膀,让孩子们在素养的广阔天空自由翱翔。主题阅读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我们奋然前行,不断摸索。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心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相信可以为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