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路,更是一场恰逢其时的甘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2022年版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切实将新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宁武县教育科技局于10月15日—16日开展了“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名师课堂线上培训活动。
活动中,我按照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通过聆听讲座,我对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认识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短板、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0月15日上午,牛献礼老师先为我们播放了由他执教的《小数的意义》数学课。以计数单位为依托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感受数是数出来的,也就是计数单位,人类最早认识的计数单位是个,因为生产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计数单位,那么1/10是怎么产生的呢?也是计数的需求,当用个不能准确的表达,一个数的数量的时候就产生了。这样在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当中,理解了计数单位和数的产生,数的组成以及数的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里课还依托正方形构建完整的体系,动态的正方形打通了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完整的数的体系。简约而不简单,极具教育价值。课堂中去情景化的教学,新知与旧知的关联,数学思维的培养,无一不彰显着扎实的数学素养。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思维的洗礼,扎实有效的认识了小数的意义。牛献礼老师接着为我们带来了《理解“数与运算”的一致性》讲座,从数概念本质的一致性到数运算本质的一致性再到一致性教学案例的分析,数学突然变得好简单。就是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内容。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感悟数本质的一致性,运算本质的一致性,体会数与运算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提质增效,落实核心素养。
10月15日下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利用垃圾分类学习条形统计图》新奇、接地气,拓宽学习的资源,从学生身边去挖掘,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又使课堂高效高质,同时教学完美落地,可谓是一箭三雕啊!这是不是就在提醒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要固步自封,要去发现、去研究、去合理利用有价值的资源,以让课堂新而高效。学以致用,顺应时代的潮流,“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标着重改编的部分,其的内容变化最大。注重关联,突出实践,这就提醒我们学必须致用,而不是学而不用,脱离实际。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课堂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相互联系,而非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彼此割裂。
10月16日下午,蒋守成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新变化、新实践、新思考》讲座中的课堂观摩《绘制党旗》、《我家的面积有多大》是在严格的计算过程当中来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经历用数学化的过程表达出来,形成学习数学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传统的分科学习中,各门学科知识条块分割,互不干涉。学生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也相对独立,缺少系统的融合互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和协调处理。跨学科学习就是要打破这种各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让学生能综合运用各学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次好的跨学科学习,孩子在其中研究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而非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彼此割裂。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赋予学生更完整的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转变了学习方式,通过数学看见更大的数学世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仅学会用尺规画图,更能够锤炼学生的品格,获得成长的必备品格。
最后回放刘莉老师带来的《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案例与实践思考》。刘老师播放的学习课例《成语中的度量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从中找到带有计量单位的成语,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胆大如斗”“火冒三丈”“百步穿杨”等,了解成语中这些计量单位在古代的具体意义,并换成现代计量单位。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集中展览,互相交流学习,丰富对计量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量感。了解常用计量单位的历史和发展,知道计量对于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重要性,感悟计量单位有多元到统一、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通过本次线上培训活动,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贯彻落实好以生为本理念,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开展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真正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