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聚焦教材解读,提升教学智慧”——记西马坊乡中心校理科教研组教材解读活动纪实

“聚焦教材解读,提升教学智慧”——记西马坊乡中心校理科教研组教材解读活动纪实

2024年05月20日 10:49:04 访问量:232

  教材解读引航向,无需扬鞭自奋蹄!为使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课标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5月12日下午宁武县西马坊乡中心校全体数学教师在王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小学数学5 8单元教材解读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历时3天时间,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5月12日下午是由一年级郭建英老师和二年级王萍老师分别对一年级数学下册和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了解读。郭建英老师解读的是5 7单元内容,她从课标、教材分析,例题讲解,教学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解读,郭老师讲到这几个单元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且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王萍老师对二年级教材解读不仅澄清了我们对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们今后如何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王老师从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作业设计等方面对教材进行解读,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克与千克等。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孩子们逐步建立起对数学世界的认知。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孩子们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情况,王老师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在除法运算和图形的运动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和拓展。

  5月13日下午是由三年级刘俊珍老师和四年级胡志珍老师分别对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了解读。刘老师的教材解读体现了“深入浅出”的特点,深入是对每一个单元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内容结构都做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准确把握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特点,让参会的老师一听就懂。浅出是抛却了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从某个具体的例题和每一课练习的疑难问题入手,解读其编写意图、知识点等。

  胡志珍老师在四年级数学教材解读中说明了技能与能力的不同,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内容核心。也就说明了在各个阶段的数学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我们大多数老师总是觉得动手操作有些过于浪费时间,有时控制不好,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淡化了操作环节。胡老师列举了操作的四个作用,让老师们明白,动手操作可以使运算对象更明确;便于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可以使运算结果获取地更容易;也能更直观的解释算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必要的动手环节,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同一道题,即使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可学生却能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错误,而整个纠错环节也会很曲折。而且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会有意识地回避这些错误,因为担心学生在第一印象中把错误的给牢牢记住。可胡老师却建议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并整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并把这些错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让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能更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

  总之,胡老师除了讲理论,还适时联系实际穿插一些课堂教学策略,让在座的老师们对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认真地聆听着、思考着,并在课本上记录着……5月14日下午是由五年级潘俊凤老师和六年级苏新慧老师分别对五年级数学下册和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了解读。潘俊凤老师分析了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潘老师从课标入手,首先解读了后四个单元的课标要求以及内容要求,其次对实验教材和修订后教材进行了对比,使老师们了解内容上的变动和改进,和今后要着重注意的授课内容。接着潘老师走入单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作用、本套教材安排、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和每一例题的编写意图都做了详细的讲述,使在座的老师们对本册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最后由苏新慧老师对六年级的教材做了精细的解读和指导,苏老师解读说要想用好、用活教材,就要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实际目标,具体主要从以下几点去入手:一、创设的情境更加贴近生活。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是作秀,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三、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教材解读完后,大家还一起交流,一起分析,一股浓厚的教研氛围慢慢散开……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从今日起,学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尊重编者的意图上,自己细细研读,读出其中的学问。使我们的课堂因“用好、用活教材”而活力无限。与此同时,真心的希望我们现在的教师能多一点创新,多一点务实,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眼光,多一点执着,多一点激情,让教改之路更坚实、更宽阔、更精彩吧!

编辑:王福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