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四月到五月西马坊乡中心校开展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理科组第二次常规公开课活动。
刘俊珍老师执教的《风的形成》,本节课从一个猜谜语引入,紧接着用几幅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情景图,学生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由于风引起的,进而引出本课课题。在新课环节,通过探究(一)感受风,让学生扇扇子、吹纸,看视频感受,观看得出风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探究(二)观察热空气的流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了解到空气为什么会流动?它又是怎样流动的?探究(三)观察风的形成利用自制的简易装置去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观察感受到风的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几个课堂练习来巩固了本堂课中的一些知识点也达到了课外拓展延伸。
苏新慧老师执教的是《浩瀚的宇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资料、数据分析认识银河系的庞大及宇宙的浩瀚。整节课围绕银河系展开教学,按照查阅资料、得出数据、分析数据、推理总结、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银河系的庞大及宇宙的浩瀚得到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王萍老师执教的是《描述方向》,首先用前后左右来描述位置从而有引出东南西北,又由太阳东升西落让学生感受东南西北。找文具的游戏让学生得到练习和巩固,把校园中的花池和国旗作为参照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出示平面图,学生将学习内容从实际生活中的描述方向迁移到图纸上的辨别方向,也是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常见的平面位置示意图。
郭建英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通过《小虎买圆珠笔》的视频引入要认识人民币,然后设计了四个任务,第一个任务人民币我会认,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第二个任务人民币我会分,通过小组合作给所有人民币进行分类;第三个任务人民币我会数,数出红包里有多少人民币;第四个任务人民币我会换,了解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等知识,让学生会换算人民币。最后通过购买商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要爱护人民币,养成零花钱的好习惯。
胡志珍老师执教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导入既复习了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又设置了疑问:三个角加起来到底是不是所猜想的180°呢?通过操作,师先示范正方形对角线对折之后,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到学生操作长方形对折之后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小组合作操作再验证普通三角形,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得出结论,活动很丰富,学生也是积极地在想各种办法,师生合作融洽。本节课学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在玩中掌握了知识,寓教于乐。
潘俊凤老师执教的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想办法变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每一次的课堂展示,都是大家成长的契机,理科组每个人都珍惜这样的机会。听课中积极记录,评课环节中,授课教师首先对自己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自评,就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王福荣副校长及听课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并对活动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使得本次活动更有温度、更有意义,且为以后教师课例的展示观摩做好了充足准备。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示范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好平台。让我们迎着春风,伴着暖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