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
深研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
——宁武县西关小学“同课同构”公开课教研活动
草木静无声,蓄势待春,
教育默无言,潜心躬耕……
春的哨声正在吹响,教研之船正扬帆起航。在这芬芳迷人的四月天,为进一步践行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3月11日上午在吕校长的引领下,王巧琳校长和韩桂梅主任的组织下,我校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深研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的语文同课同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邵俊芳老师和张婷老师分别授课。
邵俊芳老师的课例《春夏秋冬》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是“看图识字”,由五幅图片和十六组词语组成。通过使用词语和短语进行描写,反映了一年四季的特点。邵老师通过复习“四季”引出新课——《春夏秋冬》,读好课题的同时,教孩子们学写了“春”和“冬”这两个生字。这样的开端形式,让整堂课的识字写字任务更加顺畅。在认读生字的环节,学习“吹、落、降、飘”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时,除了让学生借助肢体动作理解字义,还利用汉字的字理让学生理解记忆汉字。如“降”的本义是从高向低走,其甲骨文就是左边一座山,沿着山是一串向下走的脚印。左边的山慢慢演变成了双耳旁。这种汉字由来的知识融入,增强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其次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热情。在识字的同时扩充词语、补充句子、积累语言,为今后的看图写话做好了铺垫。本课短语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邵老师放手让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整堂课既培养了识字能力,又积累了语言,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张婷老师讲的《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是本学期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张老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想象春天的美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一、在朗读中找春孩子们通过朗读感受文本,文章开头的两个感叹号,让孩子们多层次朗读,感受的春天来了,我们激动、惊奇、高兴的心情。抓住几个动词“脱掉”、“冲出”、“奔向”、“寻找”感悟孩子们急于到外面寻找春天的心情。在感悟中要求孩子们读出高兴、期盼、急切的语气。
二、在想象中感悟春天在仿说中赞春天。
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段,抓住文中比喻句和疑问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暗喻的精妙。让学生模仿4一7自然段的句式说写一句话,设计了一个仿说仿写的训练。实践活动:诵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画春天、演春天。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一诵春天的诗歌说一说春天的发现,写一写关于春天的美景,或者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跳一支春天的舞。从各个方面感受春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两节课例之后大家积极评课,评课同样精彩纷呈,见仁见智,大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成长,在碰撞中学习。老师们聚在一起畅所欲言,既有中肯的建议,又有真诚的欣赏;既有直指问题的质疑,又有一石激起千尺浪的思考。
撰稿|王海燕
编辑|宫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