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改交流 > 展教学风采,促教师成长

展教学风采,促教师成长

2022年05月22日 19:19:26 访问量:600

展教学风采,促教师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能手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5月20日上午,我有幸在实验小学参加了宁武县教育科技局组织的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活动。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各挥所长,亮点缤纷,让我受益良多。

1

第一节课是由三马营完小的王彩峰老师讲解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节课,王老师教态大方,肢体语言丰富,学生配合密切,学习兴趣浓,王老师所作的《鸡兔同笼》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节课重点是想“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能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鸡兔同笼问题,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一基本理念。

2

本节课的亮点是王老师首先着力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猜测“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6只脚,求兔有几只,鸡有几只?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在共同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基本的课程理念。

3

第二节是由实验小学邓文丽老师讲解«图形的旋转»,本堂课邓文丽老师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系列活动,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去做,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邓老师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组不停地旋转着的风车,精美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课件演示了时针在钟面上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旋转的方同和和角度。然后课件展示了一组通过旋转得到的精美图案,同时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自然地过渡到图形的旋转,从而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学习中。

二、探索新知,感受旋转

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各形的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学生的获取不会一而就。邓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深究。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这些留案是由那些基本图形旋转而来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旋转的?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普通旋转图片的对比,再到一组半圆的旋转,一步步找到影响旋转图形效果的因素。

在学生经历了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后,邓老师让学生通过身边最熟悉的钟表指针的旋转逐步掌握旋转的技巧:顺逆时针的方向、所绕的点对旋转的影响、旋转90度怎么掌握以及怎么表述。先是旋转简单的线段,再到稍复杂一些的三角形,其间不断让学生做动作感受旋转,让学生深刻理解旋转的要素。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贴出旋转图充分感受旋转,突破教学难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三角形的旋转,邓老师先是引导学生一问一答,再是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仿问。这部分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本课重点更是凸显本课题初步研究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如何提问。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而且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考,培养其提问能力,获取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5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观摩结束后,先由两位老师坐了说课和自我评价,接下来由各位老师对两节课进行评课,最后由教研室陈玲老师及各位校长做总结。老师们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等方面给出了中肯有效的教学建议,并分享了教育教学中的案例和体会,与参会教师就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互动,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探讨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研讨氛围浓烈,让观摩活动再次得到了升华。

6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带动全体教师对课堂改革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

 

编辑:王福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宁武频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