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
●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
●脑子紧用一阵子,也像肌肉紧用一阵子一样。久不激烈地跑
思考惯了的人不思考,不思考惯了的人开始思考,几乎要有同样的毅力才能战胜惯性。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耍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摘自:《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孩子出生起,每个家庭就都已经在进行家庭教育了。
达尔文主张从婴儿诞生之日起就进行教育。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任职拥间的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名为《家庭教育》的著作,并于1917年由他本人捐款公开出版,分发给广东全省的家家户户。 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 缸”。 他说:“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世界(社会)上,哪怕逼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万一在家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 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底子总难退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 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爱因斯但在《论教育》中说:“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锻炼也类似这样。”他还借用别人的话给教育下这样的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留下来的”就是习惯。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来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
第一,首次慢动。开始时注意求稳、求慢,以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例如阅读速度,刚开始只要求达到300字/分钟。写日记既不讲格式,也不要求中心等,只要写就行,一天写两句话三句话都可以、等等。目的是使每部大脑机器转起来。
第二,逐渐加速。经过一两个月训练之后,大家都转动起来后,适当加快动的速度。例如阅读由300字/分钟,提高到400字/分钟。日记要中心集中,写250字以上。这个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困难期,中下等学生可能不适应。老师辩证的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制定适应加速的措施。
第三,系统计划。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注意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计划明确具体,既有每年训练总量,又有每月、每天的具体训练数字,而且每天课内写什么,课外读什么都是由学生确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由学生充分讨论,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第四,控制时空。要保证良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就要控制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班里将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第五,形成习惯。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渡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计划,又创设了一个执行计划的时空环境,“学生好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运转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形成了自学习惯。”
研究
(一)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
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听说读写是感知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所以必须经过训练,而且要经常训练,反复的训练,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分析一下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叶(圣陶)老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
心理学告诉我们,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就一般人来说这种条件是相差不远的;后天养成是个性发展的决定条件,而这种条件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而且,完整的个性正是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形成的。王夫之说:“习成而性成也。”语文教学(不只语文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教学生读懂多少篇课文,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三)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些,我们了
“在传统教学法中,起特殊重要作用的是一些实质上跟认识没有内在联系的学习动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就是要获得优良的分数。当这一动机起着作用的时候,教学论里所说的克服困难和作出努力就只是为了达到与认识无关的外部目的,而掌握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在实验体系中,不借助分数及类似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实现我们的教学论原则,就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增加和深化这种诱因,不断的以知识丰富学生的智慧,让他们思考,树立学生自己去探索真理的志向,让他们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一切都会产生强烈的、稳定的内部诱因。当然,这里也往往会产生勤奋,但是勤奋是由内容丰富的、使渴望认识深入成为习惯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勤奋没有来自外部压力所造成的不愉快性质。”(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第5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因此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要的。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基础不是零,教师反复的讲解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使他们产生厌倦之情。他们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不需要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去理解未知的东西;他们只需要记住教师讲解的结论,然后背下来应付考试就行了。这样的课,很难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愉悦。语文课应该是最丰富最有意思的课,因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小到一叶扁舟,古今中外无不包括在语文之中。然而,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只是反复在读教材中的百篇左右的“基本课文”,兴趣从哪里来呢?
既是工具性的课,既要求实践性强,就应该让学生大胆的去使用这个工具,去大胆的实践!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使用语言的规律,才能把语言使用得好起来,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爱学。而教师,只在其中起引导、点播作用,好像一个大人教小孩子走路一样,放手让他走,只有在他摔倒的时候才去扶一扶。
学生在课上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爱学,才能学得好。可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是成功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
魏书生局长还兼初中语文课,他教的两届毕业生中考语文成绩平均130多分(满分为150)。他凭的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给学生最先进的最适用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凭的就是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