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重建新教学
——全国语文名师教学观摩课纪实
3.4-3.5日,我参加了宁武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国语文名师课堂观摩活动,收获颇深!
3.4日上午,我们相聚名师课堂,聆听了白老师的课例《十五夜望月》以及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诗教课》。白 皛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特聘专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教育研究指导专家,惠州吟诵协会顾问,珠海吟诵学会顾问,全国教研先进工作者,教育部迦陵杯诗词讲解大赛第一二三届评委,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编委。白老师的讲座中向我们我们强调了新课标新增的核心素养(1) 文化自信(2) 语言运用(3) 思维能力(4) 审美创造!诗歌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它向学生传递了认同中华文化的使命!通过审美创造,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虽然是古诗词教学,但也让我们在阅读教学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与理解!阅读,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性,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容;三是落实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完成本学段每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3.4日下午,我又一次亲临了崔云宏老师的名师课堂!本次活动,崔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课例《蜜蜂》,崔老师的课堂可谓是带着任务而来,解决问题而去!
初读课文,了解“实验目的”,让学生思考:法布尔要做什么实验?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1.交流法布尔做的是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关注“无论……总是……”这组关联词,知道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非常强。
2.交流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3.请学生概括实验目的。
出示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表,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写: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深入研读,梳理“实验过程”
1.提问:法布尔是如何得到这一结论
2.学习第2自然段,概述实验准备。
(1)出示第2自然段,启发学生默读并思考:法布尔做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公里,打开纸袋,做记号,放飞。
(3)指导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有序概述实验准备工作。
预设:法布尔先捉了一些蜜蜂,放进纸袋里;接着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然后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将蜜蜂放飞。
3.过渡:做完准备工作后(板书:准备),法布尔就开始观察、记录了。
4.指导学生学习第3至7自然段,概述观察、记录过程。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3至7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朗读第3至7自然段;找出蜜蜂飞回的时间和数量。
预设:
两点四十分:两只蜜蜂 傍晚时:另外三只 第二天:共十五只
(2)请学生交流:这些数据法布尔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从“两点四十分”“第二天”这些时间及不同时间点记录的蜜蜂数量,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是法布尔坚持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而得来的。(板书:观察 记录)
(3)请学生概述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环节。
预设:法布尔观察并记录飞回的蜜蜂数量和时间。
5.引导学生尝试填写课后练习第一题图表中的“实验过程”。
四、梳理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1.请学生思考并交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预设:第7、8自然段。(板书:结论)
2.引导学生读课文第7、8自然段,思考:哪些词句体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预设: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3.请学生尝试概述实验结论,填写课后练习第一题图表中的“实验结论”。
预设:蜜蜂确确实实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5日上午,黄吉鸿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猫》以及讲座《语文教学需要微观分析》黄老师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自学提示突破重难点,从结构以及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学习!在体会大猫性格古怪以及小猫淘气可爱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支架,如,既…又…,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如,蹭、踩印、小梅花……!除此之外,黄老师还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引起学生共鸣,如,黄老师对比自己作品里的猫踩下“小霉花”,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词语所承载的不同情感!课堂有扶有放,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育的舞台因追求而绽放异彩,教师的成长因坚持而取得成就。短暂的培训为教师成长打开一扇窗,窗外的风景美如画,太匆匆来不及描画。培训结束了,教师奋进的脚步并未停歇,为了看到更美的风景,教师需要自我驱动,去开启属于自己的篇章。只要心中有光,相信教师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定会登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