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为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新学期的英语教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材的铸魂育人作用, 为了让教师们更加全面理解、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单元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准确把握英语教材的结构体系和教学策略,探讨如何优化处理教材,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修养,宁武县东关小学小学英语组于3月14日下午,举行了以“解读教材明方向、笃学赋能开新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东关小学支部书记、校长崔淑英,宫春梅副校长,张撰先主任和全体英语组教师参加了本次教材解读活动。
王艳玲老师从三年级新教材整体主题框架、教学目标、单元内容、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2022年版新课标,新教材的编排极具科学性,不仅具有进阶性,还突出了主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此外,新教材还融入了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环保理念,并设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教材中许多主题呈螺旋式上升,使语言知识循环进阶。对比旧版教材,明确其在知识结构、单元主题设置、语言技能培养重点等方面的变化并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注重评价设计,推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巩老师的教材解读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教材的分析,她把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四会和三会的单词,都做了详细统计,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单词,都做了分析。
第二是教法的钻研,她就课本中每个板块的内容怎么教和怎么学都做了讲解,而且还将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了出来,并且还将新课标提倡的新理念也融入到了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进行学科整合,怎么进行育人价值的挖掘,也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了出来。
刘婷玉老师五年级英语教材解读从教材的主要特点,单元的结构分析,单元的内容分析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析五个方面进行解读。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以主题单元编排,涵盖日常生活、兴趣爱好、自然季节等内容。通过丰富对话和阅读,锻炼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时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年级狄老师从课标要求、教材结构及特点、各单元教学内容及任务分析了六年级教材,她强调在教学中,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重视双向交流,对话教学和词汇教学,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狄老师指出用有趣的方式复习巩固核心句型和词汇,为后面的综合性操练活动做准备。围绕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教师注意强化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策略的训练,如听前,读前的预测等。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提供更多的综合性训练,尤其是语篇的听、 说、读、写训练活动。同时,尽量利用思维导图(mind map)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强化语言知识。
最后解读完毕每位老师都一一总结,崔校长对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教学建议:
1. 强化单词教学:单词是英语学习基础,对其重视需贯穿教学全程。除常规测评外,日常布置单词背诵任务并定期检查,如每周安排至少三次单词小测。每次上课前,利用3分钟左右进行单词抽查,可采用听写、英译汉或汉译英等形式,及时巩固学生词汇量。
2. 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坚持纯英语教学,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增加口语练习环节,如小组对话、情景模拟、英语演讲等,每周设置至少两次口语专项训练,切实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以考促评,以评促教”的一体化评价模式。将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多维度纳入评价范畴,定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与评价的良性互动。
4. 精细教学环节:备课过程中,深入钻研教材与学情,结合多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作业布置要分层、精选,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类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并及时批改反馈,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辅导。
5. 融入传统文化:在新课改及中高考对传统文化考查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如讲解传统节日、历史故事、文化习俗等相关英语表达,每月安排1 - 2次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6. 提升教师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数字化教学技术,掌握在线教学平台、教育软件、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数字化智慧型教师,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7. 激发课堂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饱满的热情与激情,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语音语调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播放英文歌曲、影视片段等,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
教材是教学之“心”,更是课堂之“心”,对教材的精准把握与解读,对每一位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深耕细耘,做到胸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立足课堂,做到教学评一致,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出彩东关人 奋斗新时代